鄂府发〔2025〕8号

各旗区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部门,各直属单位,各大企事业单位:

《鄂尔多斯市区域合作深化行动方案》已经市人民政府2025年第8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

2025年3月21日

鄂尔多斯市区域合作深化行动方案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各项决策部署,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工作主线,全力办好两件大事,持续实施“六个工程”,扎实开展“六个行动”,认真落实《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自治区区域合作深化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内政发〔2025〕8号),按照市委五届九次全会暨全市经济工作会议部署,以“四个世界级产业”工作任务为重点,全力推进区域合作深化行动,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以互助共进为基础创新市域合作

(一)统筹旗区协同发展。各旗区立足地区实际,差异化定位、多元化布局、特色化发展,引导旗区间共建产业链,共享招商资源。支持东胜区高新技术与现代服务业协同发展,支持康巴什区建设全域智能网联交通示范区,支持达拉特旗打造中德隐形冠军产业园,支持准格尔旗打造新质生产力示范区,支持乌审旗打造现代煤化工产业核心区,支持伊金霍洛旗建设新能源装备制造应用示范基地,支持杭锦旗依托新能源发展新材料产业和绿色高载能产业,支持鄂托克旗建设能化融合发展基地和阿尔巴斯绒山羊现代产业园,支持鄂托克前旗打造绿色化工基地和红色文旅产业链,支持鄂尔多斯空港物流园区建设氢能装备制造应用示范基地。(责任单位:市直相关部门,各旗区人民政府)

(二)统筹工业园区间联动发展。各工业园区要进一步明确产业定位和发展方向,精准开展招商引资和项目布局,共建园区产业链。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打造国家一流高新技术园区,支持蒙苏经济开发区建成国际一流、国内领先的高水平零碳产业园,支持苏里格经济开发区打造国家现代煤化工产业示范区核心区,支持鄂托克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打造环乌海区域高端精细化工产业基地,支持达拉特经济开发区将中德隐形冠军产业园建设成为全市专精特新先行区,支持准格尔经济开发区打造煤基新材料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支持杭锦经济开发区打造自治区低碳园区和全市绿电消纳核心区,支持上海庙经济开发区打造西部重要的新型能源化工基地。(责任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各工业园区)

(三)建立双向帮扶机制。推动准格尔旗和达拉特旗、伊金霍洛旗和杭锦旗分别建立互助合作关系,帮助引进50亿元以上重点项目2个。东胜区、康巴什区加强向乌审旗、杭锦旗、鄂托克旗、鄂托克前旗输出教育、医疗资源,助推全市公共服务均衡发展。推动乌审旗、杭锦旗、鄂托克旗、鄂托克前旗提升农副产品品质,支持在中心城区建设农副产品直销店、商品前置仓,服务中心城区生产生活需要。结合“百企帮百村”活动,推动中心城区大型企业“一对一”帮扶西部旗区落后村镇。鼓励支持各旗区自主开展产业、项目合作。(责任单位:各旗区人民政府)

(四)协同优化基础设施。加快市域供水网统筹建设,推进乌审旗至伊金霍洛旗疏干水管线、杭锦旗至鄂托克旗排干水管线,尽快实现丰枯互济。立足“管网支撑”壮大绿氢供应渠道,连接重点化工园区、制氢基地,结合我市氢能产业发展情况稳步推进“环鄂尔多斯”氢能输配管网布局建设。(责任单位: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市能源局、市水利局)

(五)加快推进东康阿一体化建设。规划研究东康阿中心城区环线,争取将G109、G210等城区路段改线至城外,缓解中心城区交通压力。推动教育、医疗、政务服务等公共服务协同发展,提升公共服务投入质效。推进中心城区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强化招商引资、人才吸引合作共赢,统筹住房一体发展。全力推进鄂尔多斯“能创谷”建设。(责任单位:鄂尔多斯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市交通运输局、市教育体育局、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市行政审批政务服务与数据管理局、市商务局、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东胜区、康巴什区、伊金霍洛旗人民政府)

二、以协作共赢为导向升级周边合作

(一)深度推进呼包鄂乌一体化发展。贯彻落实呼包鄂乌一体化发展工作部署,全面推进四市在交通、能源、物流等14个领域的合作。加快推进内蒙古算力枢纽节点算力补充区建设。重点加快建设呼包鄂硅晶及光伏材料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协同打造“风光氢储车”全产业链发展,合作开发不同类型、不同层级的新能源应用场景,稳步扩大新能源配套产业市场。培育呼包鄂乌低空经济发展圈,建设鄂尔多斯低空经济示范区。争取呼包鄂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获批。有序推动包鄂榆高铁手续办理进度,完成S27呼和浩特至鄂尔多斯高速公路项目前期工作,争取将呼鄂高铁纳入《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责任单位:鄂尔多斯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能源局、市交通运输局)

(二)合力建设呼包鄂榆城市群。以《呼包鄂榆城市群发展规划》为指导,全面落实《推动呼包鄂榆城市群发展规划实施“十四五”重点合作事项》,积极谋划“十五五”重点合作任务。合力打好黄河“几字弯”攻坚战,系统实施一批重点生态修复治理工程,共同构建统一的“三北”防护林系统,推进“三化”草原保护修复。合理推进高铁建设,全面融入包海大通道。用好“鄂榆两地交通互联互通补网强网工作推进机制”,积极协调榆林有关部门,按照“方案成熟优先实施、条件具备优先推进”的原则,加快打通阿小、乌横两条省际“瓶颈路”,研究推进乌审旗至榆林高速公路前期工作。推动构建榆鄂宁现代煤化工产业集群,提升区域煤化工产业整体竞争力。(责任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市林业和草原局、市交通运输局,乌审旗人民政府)

(三)持续推进鄂乌合作。加强与乌海市的合作,全面落实国家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区为重点规划布局大型风电光伏基地的政策要求,共同争取特高压外送通道,实现以大规模绿电外送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创新新能源发展模式,集中配置土地资源,统一争取新能源建设规模。突出现代煤化工、煤焦化工、氯碱化工、装备制造等产业基础优势,推进新能源发电区域内自发自用、联合消纳、联合保供;特色化工区域内绿电替代、低碳循环,新能源装备区域内制造配给、就近保障;推动技术耦合、路径耦合、工艺耦合,发展涤纶、锦纶、氨纶、聚氯乙烯、生物可降解材料等。推进环乌海周边工业园区协同发展,进一步明确产业发展定位,建立协同会商机制和重点任务清单,共同打造高端精细化工产业基地。共同开展区域生态环境治理联防联控,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责任单位:市能源局、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生态环境局,鄂托克旗人民政府)

(四)加强与兴安盟、锡林郭勒盟协作发展。总结我市对口帮扶兴安盟发展经验,创新帮扶方式,提升帮扶能级。立足我市“风光氢储车”等产业快速发展机遇,推动与兴安盟、锡林郭勒盟地区建立健全劳务协作机制,在就业促进行动上实现双向奔赴。推动我市在兴安盟、锡林郭勒盟地区的投资企业持续做大做强,帮助两盟市在我市开展招商推介活动。加强与两盟市文旅产业对接,提高文化旅游合作水平。加强科技、教育、卫生等领域合作。(责任单位: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商务局、市文化和旅游局、市科学技术局、市教育体育局、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三、以京蒙合作为核心拓展与京津冀合作

(一)拓展“暖品”进京。开设“暖城多味”品牌店或品牌专区专柜,参与京蒙消费帮扶集采推介活动,借助“832”“邮小乐”等网络平台,拓展农畜产品进京网上销售途径。(责任单位:市农牧局)

(二)全力引进“京资”。积极参与“京蒙百企情”产业对接活动,围绕新型储能、绿氢绿氨、绿色算力、低空经济、新能源装备制造、煤基新材料、生物医药、防沙治沙、现代农牧业等领域承接北京产业转移。依托鄂尔多斯(北京)人才科创中心,深度加强与驻京央企合作关系,建立常态化互动机制。(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能源局、市行政审批政务服务与数据管理局、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市林业和草原局、市农牧局、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市科学技术局)

(三)争取引进“京技”。推动鄂尔多斯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与中关村建立全面合作关系,在产业协同、项目孵化、科技创新、人才引育、金融合作等领域常态化开展业务对接,共建鄂尔多斯(北京)科创园。建设具有鄂尔多斯特色的“类中关村”创新创业生态系统,特别是中关村的政策体系和创业孵化模式,承接中关村的产业转移和项目合作。发挥中关村科技园区生物医药产业优势,与鄂尔多斯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合作建设生物医药专业园区,形成研发孵化在中关村、成果转化在鄂尔多斯的合作机制。以“蒙科聚”创新驱动平台为载体,推进建设鄂尔多斯(北京)人才科创中心、技术转移机构、概念验证中心等,畅通技术交易渠道,常态化开展产学研对接活动,筛选契合我市的科技成果落地转化,联合共建大科学装置及省部级以上研发创新平台。(责任单位:鄂尔多斯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市科学技术局)

(四)大力引进“京师”。与北京市海淀区开展教研员队伍培养合作项目,选派教师脱岗进修、联合打造名师工作室等,加强青少年体育协作。协调海淀区K12教育集团与伊金霍洛旗市一中教育集团开展集团化办学合作,共同深化课程建设、强化教师培养、推进教学改革、培养拔尖人才。推动与师范类名校合作,共建内蒙古民族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专升本”项目,重点围绕人才培养、定向招聘、师资培训、专业共建、平台共享等方面开展合作。深化拓展我市与陕西省、上海市、东三省、长三角等地区教育合作交流。(责任单位:市教育体育局)

(五)多维引进“京医”。支持市中心医院与北京相关医院建立合作关系,共建“国家肝胆精益化诊疗分中心”,共同申报建设“专科区域医疗中心”。推进建设名老中医工作室鄂尔多斯中医医院分站,深化国医大师传承工作室合作。推动市第二人民医院与北京相关医院开展“鄂尔多斯地区过敏性鼻炎流行病学调查及防治技术研发”“揭榜挂帅”项目,协助我市建立过敏性疾病防治新模式。持续推进北京各医院与我市各旗区建立对口帮扶工作。(责任单位: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六)全面走进雄安。共同建立长期稳定共赢的能源供应体系,促请国家加快建设蒙西至京津冀的直流特高压通道。共同建立人才合作、人力资源服务体系,协同搭建人才交流、项目合作、品牌推荐和供需对接平台。共同深化校地之间、校企之间、院校之间合作,联合培养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建立常态化的人才交流合作机制。(责任单位:市能源局、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教育体育局)

(七)持续开展京蒙协作“六个倍增计划”和“四项行动”。深化区域教育、医疗、科技、农畜产品销售、旅游、产业合作,不断提升特色产业提升行动、产业集群打造行动、消费帮扶行动、劳务协作提升行动。(责任单位:市农牧局、市教育体育局、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市科学技术局、市文化和旅游局、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等部门)

四、以双招双引为目标融入发达地区发展

(一)强化招商引资。聚焦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和东三省、成渝等地区合作,精准有效实施产业链招商、场景招商、基金招商、现有项目扩规招商,为发达地区科研成果转化提供丰富的应有场景,不断打造“链”上暖城鄂尔多斯品牌,展示我市发展潜力和投资机会,吸引更多优秀企业和资源落户我市。根据自治区重点产业布局,结合我市实际,逐一制定招商方案。(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市科学技术局,各产业链牵头部门)

(二)强化招才引智。加大人才引进力度,运作好北京、上海、深圳、雄安科创飞地,引进入驻科技企业、科创团队及高层次人才,实现研发在飞地、生产在鄂尔多斯。实施千名博士集聚行动,加大对企业在站博士后科研项目支持力度。支持职业院校、园区、重点企业、社会化培训机构等建立产教融合联盟。(责任部门:市科学技术局、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教育体育局、市国有资产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三)强化招客引流。推动共同开发跨省域旅游精品线路,开展形式多样的旅游推介活动。在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发达地区布局“暖城之窗”,集中展示鄂尔多斯文旅资源,打造外挂式文旅服务中心。(责任单位:市文化和旅游局)

(四)强化“飞地经济”。利用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人才优势、产业优势、制度优势,打造鄂尔多斯“深圳飞地”“上海飞地”等,将我市作为“深圳飞地”“上海飞地”科研技术成果落地的中试基地和产业化生产基地。(责任单位:市科学技术局、市国有资产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五)强化与江苏等经济大省合作。共同推动内蒙古沙漠基地送电京津冀、上海、江苏、华东工程纳入“十五五”跨省区输电通道项目清单,输送清洁能源,积极引进相关产业在我市落地。支持浙江、安徽、上海、山东等经济大省能源类企业在我市投资实施火电灵活性改造、绿色矿山建设工程,开拓源网荷储、氢能产业、绿电交易、综合能源管理、新能源汽车充换电等新兴业务,争取实现能源产业发展同频共振、联动共享。以现有能源化工类产业为支点,构建利益共享新机制,推动化工企业加快实现上下游联动、全链条谋划、全产业布局。大力发展现代化工产业,携手发展煤制油、煤基可降解材料、高端聚烯烃、高碳醇等项目。以绿电合作为依托,以蒙苏园区(零碳产业园)为平台,加速江苏省产业转移与技术引进。加强化工园区间合作,积极推动化工产业“飞地”示范,共同打造化工新材料产业示范区。争取与南京市签署合作框架协议,在秦淮区建设高原农牧优品长三角营销中心,共同推动“南京知青在草原”活动。(责任单位:市能源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市农牧局、蒙苏经济开发区、鄂尔多斯学研究会)

(六)强化绿电合作。推动“沙戈荒”基地建设。加快建设绿电外输内育体系,推进库布其至京津冀、上海、江苏、华东4条新能源电力通道建设,推动与绿电受端方的绿电合作,打造绿色能源供应基地,积极承接好受端方绿电偏好型产业转移。(责任单位:市能源局)

五、以走向世界为航标布局国际合作

(一)融入中蒙俄经济走廊。组织参加进口博览会、消费品博览会、向北开放经贸洽谈会、内蒙古绿色农畜产品博览会等展洽活动,全年进出口总额增长20%以上。用好双边交流机制,面向俄蒙等国家和地区,开展增进国际友城友好关系各类活动。强化与蒙古国、俄罗斯在科研等领域合作,通过策克口岸向蒙西地区输入焦炭,建立资源接续体系。(责任单位: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市商务局、市农牧局、市科学技术局、鄂尔多斯空港物流园区)

(二)融入“一带一路”建设。运营好中欧班列平台公司,扩容提质中欧班列,争取中欧班列计划。抓紧规划建设具备国际班列运营条件的集铁路枢纽、多式联运、海关口岸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国际陆港。积极融入中国(内蒙古)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推动鄂尔多斯联动创新区建设,综合保税区力争进入全国B类保税区。(责任单位: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市交通运输局、市商务局、市鄂能投资集团、鄂尔多斯海关、鄂尔多斯空港物流园区)

(三)强化与德国等国合作。积极打造更多类似APT(西门子)公司的合作渠道,推动我市企业、行业协会等与德中文化经贸促进总会、德国中小企业协会、隐形冠军协会、西蒙顾和管理咨询公司等建立合作关系,搭建桥梁和纽带,组织交流合作活动,从人文交流、经济协作、科技互促等方面丰富合作形式和合作内容,提升对外开放合作能级。支持达拉特旗加速打造“中德产业园”,有效承接德国精细化工、铝深加工等产业转移。聚焦德国“隐形冠军”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靶向并购优质资产,实现产业、技术、人才等兼收并蓄。(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达拉特旗人民政府)

六、保障措施

各旗区、市直各有关部门按照职能职责分工负责、协同联动。市商务局负责按月统筹调度相关工作,监督各旗区、各部门工作落实情况,对落实不力、工作迟缓的及时提醒和催办,并纳入自治区党委监督贯通协调平台推动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