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工业和信息化部等部门密集发布政策,从培育、服务、保障等角度着手,加快构建促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壮大机制。
专家认为,专精特新是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方向所在,也是我国企业在国际竞争中占据优势的制胜之道。发展这类企业,离不开政策层面的扶持。接下来,要坚持目标导向,稳妥施策,进一步增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竞争力。
完善优质企业梯度培育体系
促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壮大,完善优质企业梯度培育体系是基础,亟须引导不同梯度的企业提高资源要素利用效率。
在提高企业管理水平方面,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8月30日印发《工业中小企业管理提升指南(试行)》。指南面向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等,从提升企业战略管理能力、创新管理能力、生产管理能力、供应链管理能力等方面提出要求。
在人才培养方面,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近日发布《关于做好2024年度中小企业经营管理领军人才培训工作的通知》。通知提出,2024年度计划培训中小企业经营管理领军人才不少于800名,包括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创新型和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中的主要经营管理人员等。
在数字化转型方面,国务院常务会议近日审议通过《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行动方案》,强调要“加大对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支持,与开展大规模设备更新行动、实施技术改造升级工程等有机结合,完善公共服务平台,探索形成促进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长效机制”。
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政治经济学研究所所长吴垠表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加速演进,以数字化转型增强企业综合实力、实现专精特新发展,对中小企业而言已然是一道必答题。
各地的优质企业梯度培育措施也在加快落地。《广东省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管理实施细则》提出,坚持分层分类分级指导。到2027年,累计培育超2000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0000家左右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和100000家左右创新型中小企业;《河南省创新型企业梯次培育实施方案(2024—2026年)(试行)》提出,到2026年,全省新增入库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20000家。
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金壮龙近日表示,发挥“小巨人”企业引领作用,协同推进创新型中小企业与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完善“选种、育苗、培优”全周期培育体系,激发涌现更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力争到2027年实现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数字化改造全覆盖。
构建优质高效的中小企业服务体系
促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壮大,需要构建优质高效的中小企业服务体系,解决企业急难愁盼。
工业和信息化部今年上线了中国中小企业服务网,通过新一代信息技术汇聚各类服务资源,提供找政策、找市场、找人才、找资金、找培训、找算力、找服务、汇办事等多个功能。
目前,中国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中心运营的服务网已完成对全国现有地(市)以上中小企业服务平台的联通,覆盖31个省级平台和169个地(市)平台。
构建优质高效的中小企业服务体系还需要维护企业合法权益。最高人民法院近日发布《关于大型企业与中小企业约定以第三方支付款项为付款前提条款效力问题的批复》,明确对此类条款在效力上予以否定性评价。
这是最高法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清理企业拖欠账款决策部署的一项重要司法举措,将进一步解决拖欠企业账款问题,保障中小企业公平参与市场竞争,提振经营主体信心。
健全与中小企业成长相适应的要素保障制度
专精特新,本质上还是中小企业,而且因其成长的高速性,遭遇“成长的烦恼”可能更甚于一般的中小企业。接下来,相关部委将从财政奖补、股权投资、金融担保等方面进行支持。
财政部近日公布2024年上半年中国财政政策执行情况报告。报告提出,启动实施新一轮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财政奖补政策,政策力度进一步加大,首批支持1000多家重点领域的“小巨人”企业高质量发展,鼓励企业加大科技创新投入、提升产业链协作配套能力。
报告还提出,加大国家融资担保基金对科技类中小企业风险分担和补偿力度,将国家融资担保基金贷款责任分险比例从20%提高至不超过40%,单户担保金额上限由1000万元提升至3000万元,代偿率上限从4%提高至5%。
与传统企业相比,科技型企业通常具有高风险、高成长、轻资产等特征,缺少厂房、土地等传统抵质押物,资产主要为知识产权专利技术等难以评级的无形资产,更容易遇到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发展政府性融资担保,以政府信用为科技型企业融资“背书”,能够有效破解相关难题。
此前,财政部、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金融监管总局发布《支持科技创新专项担保计划》,地方积极响应。8月下旬,辽宁省首批支持科技创新专项担保业务落地,80户专精特新、高新技术企业获得3亿元贷款,并获得国家级、省级、市级三级融资担保和再担保支持。
金壮龙提出,健全与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成长相适应的要素保障制度,要发挥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作用,带动社会资本投早、投小、投专精特新。优化金融精准支持机制,支持区域性股权市场建设好专精特新专板。
数据显示,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的规模已达到357亿元,累计投资42个子基金,帮助已投项目新增股权融资超过4800亿元,投资种子期、初创期成长型中小企业1200多家,金额占比7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