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土豆们,冲“鄂”!大“尔多”瞭你的了!

最近的社交媒体上,“大滨子”火得一塌糊涂。冻梨摆上盘了,“大月亮”挂天上了,热气球升天了,就连驯鹿也上街了,就差把黑龙召唤出来了。这一系列“花活儿”,给“小土豆们”整得明明白白的,也让哈尔滨火到了“姥姥家”。

整这么个开头,不是咱眼热,也不是咱非要蹭热度,是咱也不缺冰魔法雪精灵,咱也有那“就宠你、就宠你”的本事。“大滨子”有的,大“尔多”也有;“大滨子”没有的,大“尔多”还是有。

我就想问问“小土豆们”,峡谷里的冰雪奇缘,你们能想象吗?沙漠里的雪地骆驼,你们骑过吗?冰雪炖的杀猪菜,你们吃过吗?没有吧?不要紧,大“尔多”给你整。

就说前段时间的纷纷扬扬的大雪,那来得可正是时候。一下雪,大“尔多”就不是“图图”了,绣口一吐,冰雪作画,美得不可方物。

有人说:下雪了,西安就变成了长安。这话放在鄂尔多斯也妥妥的。下雪了,千里草原就变成了瀚瀚雪海;下雪了,黄河大峡谷就变成了冰雪秘境;下雪了,鄂尔多斯文化产业园就变成了大汗行宫;下雪了,响沙湾就变成了漠雪银被……你说大“尔多”的冬天冻耳朵、缺资源?我却说大“尔多”的冬天“冰山”连“雪山”,能发“热”

冰天雪地里,鄂尔多斯也是“六边形战士”。拿得出手的可不止“打出溜滑”,“绝活儿”抬手就来,绝对“丝滑”。
雪地里给你来个草原科目三,不惊呆你这颗小土豆才怪。这还不算啥,“硬菜”多着呢!
烤全羊,上!羊腿嘎嘎香,雪地吱吱响,可不就是交响嘛!

雪地博克、冰雪沙嘎、雪地篝火、雪地骆驼、雪地温泉就跟“套娃”似的给你安排,你确定不心动?
烩杀猪菜、炖黄河鱼、涮阿尔巴斯羊肉排着队等着吃货下嘴,你能逃过“真香定律”?

野生动物园的熊猫雪地撒欢,狗熊翠花蹦跶得老高,你确定能把持住笑?
试想,于冰雪夜搭弓射箭,西北望、射天狼,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于漠雪深处梦驼铃,听响沙、睡莲花,又该是何种情状?

你喜欢的冬天的样子,大“尔多”都有。大“尔多”在大大的冰雪世界“挖呀挖呀挖”,“挖”出了九城宫、响沙湾、大沙头、万舟等冰雪乐园,也“挖”出了独具鄂尔多斯特色冰雪富矿。冰雪+美食”“冰雪+民俗”“冰雪+文化”“冰雪+体育”“冰雪+旅游”……“冷资源”释放出“热效应”,大“尔多”的冬天也更加拥有姓名。

还有更重要的一点,大“尔多”本身就是个“发热体”,自带“暖男”属性,这在冰天雪地里显得尤为珍贵。
外地游客首次违法不处罚,轻微违法免处罚;将“鄂野”留给远道亲戚”;提供免费热水、免费接驳车等服务;千里迢迢来看晚会,每个座位上都有暖宝贴……细微处的暖最抚人心,也足见人情,大“尔多”的暖没断过货。全年做功课、绘“地图”,服务“嘎嘎到位”,为的就是“宾至如归”。没办法,“日出江花红胜火,感情上来不由我”,谁叫咱大“尔多”的人天生热情如火呢!

“小土豆们”来了,花式整活儿不在话下,东北虎能上桌包饺子,草原狼也能整一出disco,保管叫你的“鄂尔多斯行”意难忘。
小土豆、小菌子、小陈醋、小笼包、小煎饼、小烤鸭们,冲“鄂”!大“尔多”站这儿瞭你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