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上“使者相望于道,商旅不绝于途”,海面“舶交海中,不知其数”,繁华的古丝绸之路曾是连接东西方经济、政治、文化等诸多方面的要道。如今,在全球经济缓慢复苏的大背景下,加强区域合作更是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和一大趋势。

今年,正值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值此之际,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将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行。10月16日,北京商报记者从有关吹风会上获悉,中国同“一带一路”共建国家不仅在海洋领域合作上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绿色也已成为共建“一带一路”的底色。

成绩亮眼

10月16日上午,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新闻中心举行首场吹风会。会上,自然资源部、国家海洋中心等相关负责人介绍了海洋合作专题论坛相关情况。

据悉,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海洋合作专题论坛将于10月18日下午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行,其主旨是深入推动与“一带一路”合作伙伴国家在发展可持续的蓝色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系统、促进海洋科技创新等领域的合作,并探讨更加务实的合作路径。

目前,已有约70余名外宾将出席此论坛,相关代表将围绕发展可持续的蓝色经济、提升海洋生态系统健康和复原力、推动海洋科技创新三个专题进行交流。论坛最后还将发布合作项目成果清单及合作倡议。

自然资源部国际合作司副司长王安涛指出,自中国2017年发布《“一带一路”建设海上合作设想》正式提出构建蓝色伙伴关系以来,中国同“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在海洋领域合作上,朝着多领域、全方位和深层次的发展方向,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具体来看,主要是一建立了广泛的蓝色伙伴关系,围绕推动落实“一带一路”建设海上合作设想,自然资源部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签署了50余份政府间、部门间的海洋领域合作协议;二搭建了一系列合作机制和平台,包括中国-东南亚海洋合作论坛、中非海洋科技合作论坛等;三提供了广泛的海洋领域的公共服务产品和服务,例如,为环印区域内各国提供了海水淡化的技术转移应用和示范、为南海周边国家提供实时的海啸预警和预报服务。

此外,中国还承建了亚太区域海洋仪器检测中心、APEC海洋可持续发展中心等,并且近十年来,通过中国政府海洋奖学金,已经为“一带一路”合作伙伴国家及37个国家提供了300位海洋奖学金名额,来培养青年海洋科学人才和管理人才。

首场吹风会后,生态环境部相关负责人在第二场吹风会上介绍了即将召开的绿色发展高级别论坛的相关情况。

据生态环境部国际合作司司长周国梅介绍,由生态环境部与国家发展改革委共同举办的绿色发展高级别论坛也将于10月18日下午举行,届时,论坛拟发布“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北京倡议、绿色发展投融资合作伙伴关系以及中亚区域绿色科技发展行动计划三项成果。

截至2023年8月,中国与150多个国家和30多个国际组织签署了200多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共建绿色创新是其中的重要内容。中国建设的“一带一路”生态环保大数据服务平台,汇聚了60余个共建国家的环境信息和环境法规标准,集成了30余个国际权威平台公开的200多项相关生态环境类的指标和数据。

“十年来,中国在共建‘一带一路’过程中,始终坚持绿色发展,在生态环境治理、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应对气候变化等领域加强国际合作,致力于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绿色基建、绿色能源、绿色交通、绿色金融等合作项目正不断从愿景变为现实,绿色正成为共建‘一带一路’的底色。”周国梅说。

未来可期

“当前深化海洋科学认知,维护海洋生态健康,加强海洋污染防治,发展可持续和具有韧性的海洋经济等已经成为全球的共识。特别是疫情后,蓝色经济被认为是重振经济的新动能、推动全球合作的新引擎和促进创新转型的增长点。这对中国和‘一带一路’的共建国家都至关重要。”王安涛说。

在面对接下来如何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开展海洋领域的务实合作的问题时,王安涛提出,蓝色经济将会是未来合作领域的重点。“我们希望通过发展蓝色经济,来为疫情后全球经济的复苏和可持续增长提供海洋动力和蓝色动力。包括开展海洋空间规划、海洋特区建设规划,推动海水绿色养殖、海水淡化利用等。”

此外,将继续构建和完善同“一带一路”共建国家之间的合作平台和机制建设,以及在联合国海洋科学促进可持续发展十年的框架下开展共同行动。

以与非洲国家在海洋领域的合作为例,王安涛指出,下一步,自然资源部将坚持共建、共商、共享的原则,进一步同非洲国家扩大海洋合作和拓展蓝色伙伴关系,特别是结合联合国海洋科学促进可持续发展十年的框架,加快建设中非海洋科学与蓝色经济合作中心。

“然后,以此为中心重点开展海洋观测监测与预警预报、海洋防灾减灾、海洋生态保护修复、海洋空间规划、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和蓝色经济等领域的合作。特别强调的是,我们注重将科研成果转化为能解决海洋问题、促进可持续发展的解决方案、政策工具和公共产品。”王安涛说。

在绿色发展方面,周国梅则表示,展望未来,中方将继续坚持把绿色作为共建“一带一路”的底色,不断推进共建“一带一路”绿色发展。“要强化平台引领,进一步发挥好‘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联盟等重点合作平台作用,汇聚各方资源、技术与力量,把绿色、低碳、可持续理念持续融入‘一带一路’合作的各领域全过程。同时,推动务实合作,以绿色能源、绿色金融等重点领域合作为抓手,支持发展中国家绿色低碳发展,引导中资企业在对外投资合作中进一步贯彻生态文明理念。”

此外,还要加强互惠共享,与共建国家分享中国绿色发展理念和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的绿色解决方案,推动“一带一路”绿色项目落地实施,切实提升共建国家人民的获得感与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