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北京3月28日电 (记者李禾)“今年,我国面临着气象条件相对不利和污染物排放量显著增加的双重压力,空气质量改善形势较为严峻。”28日,在生态环境部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生态环境部大气环境司司长刘炳江说。他表示,将通过工程减排、企业合规合法达标排放减量等,“以更多确定性的污染物减排量来冲抵经济发展带来的排放量不确定性和气象不利条件不确定性的影响”。

今年以来,我国已出现了6次沙尘天气,其中4次集中在3月份。刘炳江说,除气象原因外,随着我国经济全面恢复,钢铁、有色、焦炭等“两高”产品生产也在加速,产量释放带来了污染物排放量的增长。

“环保政策和经济发展要同频共振,发挥生态环保对经济的支撑保障作用,服务好经济的平稳运行和发展。”刘炳江说,空气污染治理的一些重点工程也是拉动经济增长的措施。比如清洁取暖通过技术创新,突破了长距离供暖的瓶颈,其中热电联产从为周边15平方公里半径内的居民供暖,扩展到100平方公里半径。全国700多条铁路专用线已纳入规划或开工建设,钢铁、焦化等行业超低排放改造也在进行中。

“清洁取暖、挥发性有机物综合治理、钢铁等行业超低排放改造等,这些项目都已列入国家‘十四五’规划102项重大工程中,不但有效拉动GDP增长,也将获得更大污染物减排量,推动空气质量改善。”刘炳江说。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提出,到2025年,基本消除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气。刘炳江说,各地大气污染治理存在不充分不平衡问题,控制目标有所不同,经济快速增长、气候异常,大规模焚烧秸秆等也存在不确定性。“我们将以严控增量、多减存量和精准科学应对重污染过程的确定性,来应对上述的不确定性,努力实现空气质量改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