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资源丰富闻名全国的内蒙古鄂尔多斯市,近年来不断“出圈”。从建设首个“零碳产业园”,率先设立鄂尔多斯碳中和研究院,到率先免费为全城中学女生接种HPV疫苗,到高薪聘请清华北大毕业生执教本地中学,再到疫情期间为居民免费发放“暖心包”,这在众多西部城市中,特色鲜明。
鄂尔多斯康巴什区城市中轴线 受访者供图
2022年,鄂尔多斯经济总量达到5613亿元,同比增长5.4%,总量位列内蒙古自治区第一、人均GDP全国第一。
作为资源型城市,鄂尔多斯已探明的煤炭、天然气储量分别占全国的1/6和1/3。这些丰沛的资源支撑了鄂尔多斯经济的快速发展。
然而,内蒙古产业结构中存在“四多四少”的问题。
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指出,“要努力改变传统产业多新兴产业少、低端产业多高端产业少、资源型产业多高附加值产业少、劳动密集型产业多资本科技密集型产业少的状况”。
多年来,鄂尔多斯市GDP一直处于全内蒙古第一,但同样面临这一问题。鄂尔多斯如何改变“四多四少”的产业结构?又如何探索与自身禀赋相匹配的发展道路?
全国“两会”期间,中国新闻周刊专访了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鄂尔多斯市委副书记、市长杜汇良。

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鄂尔多斯市委副书记、市长杜汇良 受访者供图
中国新闻周刊:鄂尔多斯今年确立了怎样的年度发展目标,基于怎样的考虑?将重点在哪些方面发力?
杜汇良:2023年,鄂尔多斯在过去两年GDP连续跨过4000亿、5000亿2个千亿台阶的基础上,预计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5%左右、总量突破6000亿元。
我们将按照党中央、国务院部署要求,深入实施扩大内需战略,重点在扩投资、促消费、强工业、激发市场主体活力这几方面发力:
从去年冬天开始,我们就发起项目审批、建设攻势,目前新建项目手续办结率达92%,项目开复工率54%,完成投资158亿元。今年全市计划实施重点项目472项,年内将完成投资1200亿元以上。
今年我们开春第一会就部署招商引资工作,紧锣密鼓地召开了一产重塑、工业和商贸文旅等专题推介会,后续将持续开展全员、全域、全年招商,围绕重点产业链招引企业,努力引进落地一批含金量足、含绿量高、含新量多的好项目。
在恢复消费方面,我们通过发放消费券、举办消费提振系列活动等方式,促进批零住餐、文旅娱乐等产业加快恢复发展,培育新能源汽车、绿色智能家电等消费热点。近期,我们推出中国联航鄂尔多斯号彩绘飞机、西安—鄂尔多斯暖城列车,全面宣传展示鄂尔多斯城市和文化旅游形象,吸引更多游客前来观光。
鄂尔多斯是工业大市,稳增长必须要稳工业。除了提升煤、电、气等能源供应能力,确保煤炭、天然气高水平供应之外,我们还将在新能源及制造业方面全面发力,年内建成新能源装机1200万千瓦,推动50个左右制造业项目投产达效。这些将拉动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以上,工业总产值达到8500亿元。
当前,我们正在开展融资服务、我为企业找订单等助企服务“十大专项行动”,助力各类市场主体恢复活力、健康发展,推动年内市场主体、“四上”企业数量增长10%以上。
中国新闻周刊: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关键在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鄂尔多斯采取了哪些举措?
杜汇良:习近平总书记嘱托“要努力改变产业‘四多四少’问题”。我市正系统性重塑产业体系,构筑多点支撑、多业并举、多元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
一方面,大力推动主导产业延链补链、转型升级。鄂尔多斯是国家14个大型煤炭基地、9个大型煤电基地、4个现代煤化工示范区之一和西气东输的重要气源地。2022年生产煤炭8.7亿吨,累计建成煤电装机3127万千瓦,现代煤化工产能近2000万吨。当前正在着力推动能源矿产增储上产和清洁高效利用,大力推动煤化工产业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发展,到“十四五”末,煤炭产量达到10亿吨以上,电力装机突破1亿千瓦,天然气产量达到330亿立方米以上,建成世界一流综合能源生产基地;煤化工产能超3000万吨,打造产业门类最全、链条最长、技术最先进的世界级现代煤化工产业集群。
另一方面,大力培育新经济、布局新赛道。抢抓新能源发展战略机遇期非常关键,我们一体推进新能源开发与装备制造、运维服务协同发展,目前已获批两个千万千瓦级国家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开工建设了全球最大规模的“沙戈荒”风光基地,引进落地了“风光氢储车”头部企业22家、产业链项目132个。到“十四五”末,我市新能源及相关产业总产值将超5000亿元,建成世界级的新能源装备制造基地。
同时,大力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工程,推动高端装备、生物医药、光电制造、数字经济等新兴产业快速发展。推动现代农牧业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
中国新闻周刊:创新越来越成为一个城市的动力源和增长极,鄂尔多斯作为西部城市,在创新方面做了哪些努力?
杜汇良:作为西部地区城市,人才和科技创新是鄂尔多斯最大的短板,但也是未来最大的增量。
我们推出了“科技新政30条”“人才新政30条”等一系列含金量极高的政策措施,当前正在全面开展人才科创三年行动。
具体看,首先,加力推动高强度科技投入。今年安排市本级预算科技专项资金9.8亿元,同比增长30.7%,带动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增长25%以上。
第二,加快打造高水平创新主体。持续推进科技企业“双倍增”、规上工业企业“三清零”等行动,加快打造以创新型领军企业为先行军、高新技术企业为主力军、科技型中小企业为生力军的创新型企业集群。
第三,加紧布局高能级创新平台,推进建设北大鄂尔多斯能源研究院、中国矿大(北京)内蒙古研究院、辽宁工程技术大学鄂尔多斯研究院、鄂尔多斯实验室等一批高水平创新平台,围绕绿色转型、新能源、煤化工、节能降碳、资源循环利用等领域,开展核心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
第四,加速引育高端化创新人才,比如,近期我们到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国内一流高校举办了招才引智专场活动,取得了积极成效。还将开展“院士鄂尔多斯行”等系列活动,在京沪深建立“人才飞地”,努力再引进一批院士专家和高端人才团队。
中国新闻周刊:城市形象是城市发展过程中不可忽略的软实力,鄂尔多斯在塑造城市形象、打造城市品牌方面做了哪些努力?
杜汇良:“鄂尔多斯温暖全世界”,这句话广泛流传,当前,我们正在打造“暖城”城市品牌,着力打造全国一流城市形象。包括了资源禀赋,产业特征、人文地理,以及城市品质。在当前,我们着重加强以下三个方面:
“暖城”首在“暖居”,着力提升现代品质。城市居民的生活感受和游客的第一印象非常关键。鄂尔多斯是一座“高颜值”城市,在外塑颜值的同时,我们也在着力推动城市内涵式发展,我市已连续四届蝉联全国文明城市,荣获平安中国建设最高奖“长安杯”,当前正在加快创建全国文明典范城市。
“暖城”重在“暖企”,着力优化营商环境。鄂尔多斯连续三年在全区营商环境评估中排名第一,去年入选中国投资热点城市。现在我们正在对标上海、深圳等全国一流标杆,迭代升级推出优化营商环境4.0版,全面塑造“蒙速办·鄂能办”政务服务品牌,以超级店小二式的暖心服务让企业在鄂尔多斯安心投资、舒心创业。
“暖城”要在“暖民”,着力提升民生福祉。让老百姓生活更温暖,是我们不懈的奋斗目标。鄂尔多斯每年集中一半以上财力用于民生建设,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水平均居中西部地区前列,全面小康指数稳定在全国10强。当前,正在大力实施农牧民收入倍增、城镇居民就业保障、优质公共服务提升等重点行动,每年接续推出一批民生实事,扎实推动共同富裕,让广大群众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