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国家税务总局了解到,今年上半年,税务部门组织的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收入分别为25371亿元、7602亿元,均同比下降5.5%。而此前国家统计局公布的上半年国民经济运行情况显示,今年1—6月,全国规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35110.3亿元,同比增长3.5%;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733元,同比名义增长5.4%,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5.3%。这两组数据一降一增,产生一定“差异”,引发关注,这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就此,国家税务总局税收科学研究所所长黄立新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这主要与企业享受税费优惠政策减免税金额增长以及个人子女教育、赡养老人等三项专项附加扣除标准提高和股权、房屋等财产转让收入大幅下降带来的减收等因素有关。
“税收数据与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剔除统计口径差异等因素后,两者实质上是协调匹配的,客观反映了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态势。”黄立新说。
黄立新告诉记者,规上企业利润增长,但表面看税收收入并没有相应增长。这主要是企业享受税费优惠政策减免税金额增长和企业弥补新冠疫情期间亏损金额大幅增加所致。实际上剔除上述因素进行还原之后税收也是略有增长的,两者并不矛盾。
企业所得税申报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规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3%,增速较去年同期提高2.4个百分点;利润总额同比增长3.7%,增速较去年同期提高17.1个百分点。黄立新解释,无论是统计数据还是税收数据都反映出,今年上半年,在各项宏观调控政策举措的有力支持下,以规上工业为代表的实体经济总体平稳增长,体现出我国经济延续回升向好态势。
2023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落实好结构性减税降费政策,重点支持科技创新和制造业发展。税务部门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不折不扣落实落细各项税费优惠政策。企业所得税申报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国规上工业企业申报享受高新技术企业低税率优惠金额同比增长9.3%;申报免税收入、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金额共计同比增长3.2%,其中,股息红利免税收入金额同比增长8.4%。此外,上半年规上工业企业税前弥补以前年度亏损同比增长12.8%。
“从上述情况来看,若剔除税收优惠和弥补亏损因素的影响,企业所得税上半年收入同比增长3.6%,与利润增长大体匹配,这也恰恰说明在一系列税费优惠政策的支持下,企业税收负担有效降低,进一步实现了轻装上阵。”黄立新解释,“另一影响当期企业所得税增长的重要因素,就是弥补亏损的税制安排,企业盈利额可以用来抵减以前年度的经营亏损,客观上减少了当期需要缴纳的企业所得税,但有利于增强企业的发展后劲。”
针对居民收入增加但个税下降,黄立新解释,主要原因是提高子女教育、赡养老人等三项专项附加扣除标准和股权、房屋等财产转让收入大幅下降带来的减收。
个税申报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个税申报人员人均工资同比增长3.9%。“但由于去年8月份国务院提高了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子女教育、赡养老人三项专项附加扣除标准,使得今年上半年专项附加扣除金额同比增长超过40%,带来工资薪金所得个税收入增速下降。”黄立新介绍,“上半年,个人所得税下降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股权、房屋等财产转让所得个人所得税下降幅度超过20%。”
“税收数据与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均反映,上半年规上工业企业利润和居民收入平稳增长,显示出上半年国民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黄立新总结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