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22年经济工作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为工业稳增长指明了方向。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发挥宏观经济“压舱石”作用,近期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有关方面联合出台《促进工业经济平稳增长的若干政策》(以下简称《若干政策》),最大限度发挥政策效应,切实推进工业经济平稳运行,着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
当前全球疫情走势仍存在很大变数,近期国内疫情多地散发,需求面临诸多约束,原材料价格高企,供给隐忧凸显,市场预期和企业信心出现一定波动,工业经济平稳增长的紧迫感进一步增强。面对新形势新问题,《若干政策》提出减税降费和缓税缓费并举,加强信贷赋能,完善价格政策,保障资源供给,挖掘需求潜力,畅通工业经济循环,为工业经济稳增长提供有力支撑。
一是资金不足是工业稳增长最大挑战之一,财税金融政策为工业顺畅运行提供“及时雨”。资金是企业生存发展的血液,是产业链供应链畅通运行的关键,但在当前疫情防控常态化的背景下,部分工业企业订单减少、经营状况不佳,面临较大资金周转压力。对此,《若干政策》聚焦痛点,降低工业企业税费负担,强化金融政策供给,为工业企业注入资金活水,帮助企业渡过难关。
二是需求收缩影响市场信心,投资外贸政策为工业企业发展注入“强心剂”。当前,需求收缩成为我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主因之一,受疫情等因素影响部分行业企业市场萎缩、收入减少,投资能力和动力减弱。同时,随着各国产能恢复,我国出口产业链将受到冲击,外贸增长存在隐忧。《若干政策》准确把握国际国内新形势,以新型基础设施、节能技术改造、新能源、产业基础再造等项目为牵引,以支持引进外资、海外仓建设和扩大对外运输能力等为抓手,积极扩大有效投资,夯实稳外贸基础,旨在培育长期有效需求,为工业经济增长提供持续发展动力。
三是原材料价格上涨冲击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供稳价政策为降低“双链”风险提供“稳定器”。疫情、自然灾害等因素使全球铜矿、铁矿等主要原材料产能受损,部分国家资源民族主义抬头,阶段性供需错配导致部分大宗商品价格持续大幅上涨,对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安全带来较大压力。对此,《若干政策》为大宗商品价格降“虚火”,助力工业企业更好抵御产业链供应链风险。
四是要素供给受限直接影响重大项目落地,土地、能源和环境政策为确保项目顺利推进保驾护航。去年下半年能源要素保障不足,部分地区出现限电限产情况,影响企业正常生产经营。一些地区土地、能耗等要素约束趋紧,部分新增项目审批流程长、建设成本高,影响重大项目落地见效。对此,《若干政策》从加快重大项目开工、加强资源要素保障等方面保存量项目稳健发展,促新增项目早落地、早见效,最大程度释放项目带动作用,保障工业经济行稳致远。
《若干政策》围绕工业经济平稳增长的总体要求,坚持补短板、锻长板、稳产能、保供给,加强中小企业支持力度,培育新增长点,对振作工业经济运行、推动工业经济循环畅通作出系统部署。
一是瞄准工业中小微企业发展痛点,全面推动企业健康发展。中小企业对稳定经济增长、带动创业就业、促进技术创新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整体抗风险能力较弱,特别是在疫情持续反复、原材料价格上涨等冲击下,中小微企业生存压力进一步加大。《若干政策》聚焦中小企业这一最广大市场主体,围绕成本高、融资难的痛点,提出一系列减税降费实招硬招,同时加大普惠小微企业的贷款投放,多措并举为中小企业纾困解难。
二是多管齐下用好保供稳价政策工具,保产能稳增长促发展。针对前期部分地方执行能耗“双控”政策出现“一刀切”以及部分银行对高耗能行业盲目抽贷、断贷的现象,《若干政策》提出进一步优化、细化、差别化能耗双控政策,统筹考核“十四五”规划期内的能耗强度目标,加大绿色信贷投放,合理保障企业正常生产用能和资金需求。针对大宗商品原材料价格上涨、企业成本压力增大的问题,《若干政策》提出强化大宗商品价格监管,提高国内矿产资源和再生资源保障能力,多措并举保障大宗原材料和初级产品供给,更好应对和防范价格风险。
三是围绕打造工业新动能的目标,着重支持新兴产业发展。我国光伏、风电产业快速发展,5G、北斗等以前沿科技突破为基础的新兴产业也逐渐孕育成熟,迸发出强劲的创新活力,是提升工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载体和做强做优实体经济的关键领域。《若干政策》围绕新基建、节能降碳技术改造、产业链补链强链、产业集群培育等,强调支持一系列项目和创新专项等重点工程落地实施,推进工业企业数字化改造升级和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促进新基建的规模化发展和产业化应用,为加速新旧动能转换、打造工业增长新动力提供了工作抓手和切实举措。
《若干政策》瞄准制约工业稳增长的主要问题和薄弱环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在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强链补链、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加大支持力度,从财政税费、金融信贷、保供稳价、投资引导等方面提出一揽子政策措施,为提振需求、增强供给、稳定市场提供有力支撑。
一是助企纾困政策力度更大、范围更广。《若干政策》在延续实施部分财税、金融政策的同时,在重点领域进一步加大减税降费力度,强化金融政策供给,实现企业资金“节流”和“开源”。税收政策上,《若干政策》释放一系列重大减税降费红利,加大中小微企业设备器具税前扣除力度,延长阶段性税费缓缴政策,并扩大地方“六税两费”减免政策适用主体范围,降低企业社保负担。金融政策上,《若干政策》发挥银行融资主渠道的作用,引导金融系统继续向实体经济让利,在普惠小微企业方面也提出了具体的金融政策工具,切实增加面向制造业、中小微企业的信贷投放。总体而言,税收优惠力度更大、政策实施范围更广、惠及主体更多,实实在在降低企业税费成本,推动金融向实体经济让利,真金白银缓解工业资金难题。
二是提振投资政策更加务实、有力有效。《若干政策》围绕5G、北斗、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以及重点产业、社会民生基础设施等重点领域,接力布局、有力推进。引导项目投资,以需求为导向,提出加快新型基础设施重大项目建设,并强化区域协同、全国布局,加快长三角、京津冀等国家级数据中心枢纽节点建设,提升新基建整体发展效能。同时,鼓励中东部地区发展光伏、风电等清洁能源方向的产业链投资,引导各地统筹要素禀赋和产业基础扩大有效投资。促进广泛融资,发展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推进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特别是在发展模式和商业模式处于探索期的新型基础设施领域,创新投融资模式,引导更多社会资本参与新基建建设与应用发展,扩大投资来源。加快项目落地,创造良好投资条件,狠抓要素供应,给予用地用能支持,加快环评审批进度,提高投资便利化程度,保障项目尽早开工建设,在建项目加快建设进度。吸引外资投资,多措并举支持制造业引进外资,加大对制造业重大外资项目要素保障力度,引导外资更多投向高端制造领域和研发中心。综合来看,《若干政策》牢牢抓住重大项目建设提振投资这个“牛鼻子”,着力促进资本下沉、要素下沉,更好发挥项目对稳投资、稳增长的带动作用,发挥新基建对经济的放大、叠加、倍增效应,为工业平稳运行提供强劲动力。
三是产业链供应链风险对冲政策直击痛点。《若干政策》统筹考虑产业链供应链各类风险,系统布局,夯实产业发展基础,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强链补链上,围绕产业关键技术瓶颈短板,启动实施一批产业基础再造工程项目,培育一批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加大“专精特新”培育力度,打造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安全的“生力军”。保供稳价上,提出加强大宗商品价格监测预警,维护大宗商品市场价格秩序,强化大宗商品价格期现货市场联动监管。深挖国内原材料供应潜力,支持企业投资开发铁矿、铜矿等具备资源条件的矿产开发项目。总体而言,《若干政策》将加快补齐瓶颈短板,降低关键原材料对外依存度,增强产业链的根植性和竞争力,畅通产业链供应链循环,对冲和缓释各类风险,稳定工业经济增长。
四是结构调整政策兼顾稳增长与绿色发展。《若干政策》统筹信贷支持、能耗考核等具体举措,有效平衡稳增长与绿色发展目标。统筹绿色信贷投放,针对银行盲目抽贷、断贷行为,提出用足用好碳减排支持工具和2000亿元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政策,对碳减排和煤炭清洁高效利用重大项目建设加快信贷投放进度。统筹考核能耗指标,强调新增可再生能源和原料用能不纳入能源消费总量控制,优化考核频次,落实重大项目能耗单列政策,避免因能耗指标考核限制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的行为。总体上,《若干政策》结合工业当前发展态势,科学把握减碳节奏,加强对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的金融支持,合力保障产业正常用电用能,实现产能应保尽保。
政策之要,重在落实。要以推动《若干政策》落实为抓手做好工业稳增长工作,调动各类主体积极性和主动性,提振发展信心,形成强大合力,有力有效推进工业经济平稳运行和提质增效,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